OpenAI 赋能人形机器人 Figure 01:13 天实现实时对话与自主决策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浪潮中,美国初创公司 Figure AI 于 2024 年 3 月 14 日发布的人形机器人 Figure 01 演示视频引发全球关注。通过与 OpenAI 的突破性合作,这款身高 1.67 米、体重 60 公斤的机器人不仅实现了与人类的自然对话,更展现出自主决策、环境理解和复杂任务执行能力,标志着具身智能(Embodied AI)进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图片[1]-OpenAI 赋能人形机器人 Figure 01:13 天实现实时对话与自主决策-牛仔AI

技术突破:端到端架构重塑人机交互范式

Figure 01 的核心能力得益于 OpenAI 提供的视觉语言模型(VLM)与 Figure 自主研发的高速运动控制神经网络的深度协同。OpenAI 的多模态模型负责处理实时图像与语音输入,完成场景理解、对话生成和任务规划;而 Figure 的 24 自由度动作控制系统以 200Hz 的频率输出精准指令,确保机械臂与下肢运动的流畅性接近人类水平。这种 “感知 – 决策 – 执行” 的端到端架构,彻底摆脱了传统机器人依赖预设程序或远程操控的限制。

演示视频中,Figure 01 展现了三大核心能力:

  1. 环境感知与多模态交互:通过机载摄像头以 10Hz 频率捕捉画面,机器人能准确描述 “桌上的红苹果、沥水架上的杯盘,以及人类手部动作”,并实时回应用户提问。
  2. 常识推理与任务规划:面对模糊指令 “我饿了”,机器人不仅递上苹果,还解释 “这是桌上唯一可食用物品”;在整理餐具时,能预判 “杯盘应放入沥水架” 的合理路径。
  3. 动态响应与自主学习:视频以原速拍摄,无剪辑处理,机器人完成递物、垃圾分类等任务的速度与人类操作高度接近,且所有行为均通过历史训练数据自主生成。

产业协同:13 天合作成果背后的生态布局

Figure AI 与 OpenAI 的合作始于 2024 年 3 月 1 日,双方宣布将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仅 13 天后,Figure 01 的突破性演示便验证了技术整合的高效性。此次合作不仅展现了 OpenAI 大模型在跨领域应用的潜力,更折射出 AI 技术向实体世界渗透的产业趋势。

Figure AI 成立于 2022 年,此前已通过多轮融资(最新一轮 6.75 亿美元,估值 26 亿美元)吸引了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关注。其技术路径聚焦于 “通用人形机器人”,旨在解决仓储、制造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短缺问题。此次与 OpenAI 的合作,标志着其从单纯硬件研发向 “硬件 + 软件 + 生态” 模式的战略升级。

© 版权声明
THE END
您的赞美是我们持续创作/分享的动力,欢迎点赞/分享/关注。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