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生产回流或致成本飙升,波及AI硬件供应链

图片[1]-iPhone生产回流或致成本飙升,波及AI硬件供应链-牛仔AI

 

 
近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特朗普相信美国有能力自己生产 iPhone,并以苹果承诺在美投资 5000 亿美元的计划为例。然而,分析师对此观点予以反驳,认为这极大地低估了亚洲供应链的复杂性。有分析师预计,若 iPhone 生产迁至美国,其售价可能飙升至 3500 美元。因为在美国建设一座工厂需要 4 到 5 年,且美国的劳动力和成本结构与现代供应链理念相悖,供应链所依赖的许多知识产权和技术都根植于亚洲。

 

将 iPhone 生产转移至美国,重建供应链是巨大挑战。以当前情况来看,重建 iPhone 供应链预计需 300 亿美元资金以及 3 年时间。这其中涉及到众多环节,从零部件生产到产品组装,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构建了完善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比如屏幕、外壳和电子元件等主要零部件,大多依赖亚洲工厂供应。美国本土不仅工业级供应链(特别是电子元件)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而且在人力成本、生产效率等方面,相较亚洲地区缺乏竞争力。

 

成本飙升的影响将不仅局限于 iPhone 本身。AI 硬件供应链也将受到波及。亚洲在全球 AI 硬件生态中占据关键地位,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凭借各自的区位和技术优势,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亚洲为全世界制造电子元件和系统,是全球 AI 所需硬件平台的一些关键技术和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三星和海力士加起来供应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存储芯片,亚洲在存储芯片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若 iPhone 生产回流美国导致成本上升,会促使相关企业重新审视供应链布局,而这极有可能影响到 AI 硬件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成本结构。

 

此外,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也是影响 AI 硬件成本的重要因素。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本身就耗资巨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使得这些项目更加昂贵。虽然半导体在 “对等关税” 计划中获得暂时豁免,但其他组件的价格变化仍对建设数据中心的整体成本产生实质影响。数据中心所需要的主板、网卡等服务器硬件,空调、液冷系统等冷却基础设施,变压器、断路器等电力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钢铁和铝等建筑材料以及电池系统都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有分析师估计,非半导体元件的成本至少占数据中心总成本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意味着,AI 数据中心建设成本的增加,将进一步传导至 AI 硬件产品及相关服务,使得 AI 在美国的发展面临更高的成本门槛。

 

iPhone 生产回流美国的设想,在成本、供应链重建等方面面临重重困难,且这一变动将对全球 AI 硬件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关税政策更是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加了 AI 硬件成本上升的风险,对美国乃至全球的 AI 产业发展都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 版权声明
THE END
您的赞美是我们持续创作/分享的动力,欢迎点赞/分享/关注。
点赞2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