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正式启动一项规模高达 200 亿欧元的 “AI 主权云” 计划,旨在通过整合欧洲现有的超算中心,构建一个强大的本土算力网络,以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与此同时,欧盟还同步通过了《AI 军事应用限制协议》,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进行规范。这两项举措标志着欧盟在 AI 技术发展与治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AI 主权云” 计划的战略布局
欧盟此次推出的 “AI 主权云” 计划,核心目标是打造一个由欧洲自主掌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为 AI 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坚实支撑。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表示:“人工智能对于提升欧洲的竞争力、安全性以及技术主权至关重要,全球 AI 竞赛远未结束,此刻正是行动的最佳时机。”
该计划将整合欧洲分散的超算资源,计划建设至少 13 家 AI 超级工厂。这些超级工厂将配备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和数据中心,每座工厂预计搭载超过 10 万枚高端 AI 处理器,部分顶级设施的处理器数量更是高达 2.5 万枚。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欧盟专门设立了 200 亿欧元的专项基金,同时通过 “InvestAI” 倡议,进一步撬动高达 2000 亿欧元的公共与私人投资,力求在未来 5 至 7 年内,将欧盟的数据中心容量提升至现有规模的三倍以上。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欧盟将依托现有的 “数字欧洲计划”“地平线欧洲计划” 等项目,为 “AI 主权云” 计划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例如,法国的 “Très Grand Centre de Calcul” 超算中心和德国的 “Julich Supercomputing Centre”,都将作为核心节点纳入这一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运算。
二、技术突破与创新举措
为了确保 “AI 主权云” 计划的高效运行,欧盟在技术层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 绿色算力技术:AI 超级工厂将广泛采用液冷技术,最大限度利用绿色电力,减少能源消耗。据欧盟官方数据,2024 年欧盟 47% 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一比例将在 AI 超级工厂中进一步提升。同时,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也将成为标准配置,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基于欧盟严格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AI 主权云” 将构建多层级的数据加密体系,确保用户数据在存储、传输与运算过程中的安全性。例如,采用同态加密技术,使数据在加密状态下仍可进行运算,保障数据隐私。
- 异构计算架构:结合 CPU、GPU、FPGA 等多种计算芯片,打造灵活高效的异构计算平台。这种架构能够根据不同的 AI 任务需求,动态分配计算资源,提升整体运算效率。
三、《AI 军事应用限制协议》的规范框架
在积极推动 AI 技术民用化的同时,欧盟也高度重视 AI 在军事领域的潜在风险。为此,欧盟成员国一致通过了《AI 军事应用限制协议》,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开发、部署与使用进行严格规范。
该协议明确禁止开发完全自主决策、无需人类干预的致命性武器系统。在 AI 辅助军事决策系统方面,也要求必须具备明确的人类控制机制,确保军事行动的最终决策权掌握在人类手中。此外,协议还对 AI 军事应用的数据使用、算法透明度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以防止 AI 技术被滥用。
瑞典国防大臣彼得・胡尔特奎斯特表示:“我们必须在技术发展与人类价值观之间找到平衡,确保 AI 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符合国际法与伦理准则。”
四、对全球 AI 格局的影响
欧盟的这两项举措将对全球 AI 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打破美国技术垄断:长期以来,美国在 AI 算力与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欧盟 “AI 主权云” 计划的实施,将为欧洲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强大的本土算力支持,降低对美国云服务的依赖,增强欧洲在全球 AI 竞争中的话语权。
- 推动 AI 伦理与治理标准:《AI 军事应用限制协议》的通过,为全球 AI 军事应用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欧盟在 AI 伦理与治理方面的积极探索,有望促使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快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 促进全球 AI 合作:欧盟在发展本土 AI 技术的同时,也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未来,欧盟可能会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 AI 技术研发、数据共享、伦理治理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推动全球 AI 技术的健康发展。
欧盟启动的 “AI 主权云” 计划与通过的《AI 军事应用限制协议》,是其在 AI 时代维护自身利益、推动技术发展与规范应用的重要举措,也为全球 AI 治理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范式。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