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4 月 11 日至 13 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的 2025 上海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上,全球首个多模态 AI 内镜智能体 ——“镜观” 正式落地中山医院,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医疗领域正加速迈入智能化时代。
“镜观” 由中山医院牵头研发,是全球首个深度融合大数据、AI 技术与医疗资源的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其研发团队整合了超百万例内镜影像,以此构建消化内镜多模态基础模型,并依托国产自主 AI 芯片,成功实现医院端侧安全部署,形成了 “感知 – 决策 – 执行 – 进化” 的完整智能链。
“镜观” 具备多重实用功能,在不同场景下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患者而言,它是贴心的私人医疗顾问。患者上传内镜报告后,“镜观” 不仅能一对一详细解读,答疑解惑,还可借助知识图谱及专病数据库,深入剖析疾病相关情况,进行预防科普和健康宣传,有效打破了患者因地区、年龄、学历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奔波。
在手术过程中,“镜观” 则变身为医生得力的 “手术智囊伙伴”。医生借助其搭载的眼动和语音交互功能,能够在手术中实时获取精准的病灶分析。同时,该系统可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医生仅需进行查缺补漏和最终确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文书时间至少缩短至 50%。不仅如此,系统搭载的诊疗规范库,还能智能预警操作风险,为基层医生提供三甲级水平的实时指导,提升手术的安全性与规范性。
从医院管理层面来看,“镜观” 充当着辅助管理决策的 “大管家” 角色。基于国产 AI 算力平台开发,“镜观” 通过 “管理驾驶舱” 整合数据资源并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对科室运转的精准调控。并且,其 “数据不出院” 的安全架构设计,充分保障了数据安全,也使得该系统能够在基层医院快速部署。
据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介绍,未来三年,“镜观” 计划接入全国 300 家医疗机构,培训 2000 名基层医生,致力于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化,提升整体诊疗能力,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先进的医疗技术。随着 “镜观” 生态联盟的逐步落地,以患者为中心、数据为驱动、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医疗新模式正加速形成。
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消化内镜盛会,本届大会以 “智镜无界・共塑健康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全球超 5000 名专家学者参会。他们通过 17 个分论坛、90 场主题报告及全天候手术直播,共同探讨消化内镜从 “超级微创” 到 “数字智能” 的跨时代变革,而 “镜观” 的发布无疑成为本次大会的焦点,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 。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