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下,消费级 AI 硬件市场正展现出蓬勃的活力。近期,Halliday AI 眼镜在众筹平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 72 小时 6861% 的超募率刷新 Kickstarter 纪录,其众筹金额现已突破 300 万美元。
Halliday AI 眼镜由 Halliday Holdings 与新加坡 Gyges Labs 联合打造。这款眼镜采用时尚且日常的设计,重量仅 35g,能与普通处方眼镜兼容,具备出色的佩戴舒适度与广泛适用性。它搭载了炬芯科技的端侧 AI 芯片,实现了强大的实时翻译与场景识别功能。其中,Cheatsheet 功能可处理演示文稿并提供实时翻译,目前支持 40 种语言,未来有望超 130 种;还能在会议结束后即时整理纪要,帮助用户筛选信息、解答疑惑。此外,其开创性地运用 Proactive AI Agent,可在对话中插话并依据上下文提供帮助,如同贴心的私人助理。操作方面,通过配套的智能戒指,用户转动戒指就能隐秘地操控眼镜,交互过程简洁且具科技感。
Halliday AI 眼镜内置的 DigiWindow 显示模块也是一大亮点,其厚度仅 3.6 毫米,采用 “近眼显示” 方案,将内容直接投射到用户视网膜上,在视野右上方呈现出约 Apple Watch 大小屏幕的视觉效果。该显示屏只有用户自己可见,充分保障了隐私,并且即便在光线明亮处也能保持高清晰度。同时,显示屏采用绿色主色调,有助于缓解视疲劳。其多功能调节系统可较好地适配不同用户的脸型与眼距,用户通过水平、垂直移动模块以及调整鼻托,能找到理想的观看效果。
自今年 1 月在全球最大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上线以来,Halliday AI 眼镜便备受关注。上线 24 小时,众筹金额即突破百万美元,成为 AI 眼镜众筹领域的最大项目。截至目前,已有超 8000 人支持该项目。产品提供多种购物套餐选择,最低售价 399 美元的套餐包含配件与免费处方镜片,预计 4 月交货。目前,美国、英国、新加坡等 15 个国家的消费者已可购买。
Halliday AI 眼镜取得的众筹佳绩,不仅彰显了自身的产品魅力,也反映出消费级 AI 硬件市场的巨大潜力。当下,AI 技术的发展促使众多新型硬件载体不断涌现,AI 眼镜作为其中的代表,正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除 Halliday AI 眼镜外,市场上还有诸多类似产品在积极布局。如 Ray – Ban Meta 眼镜出货量已达上百万,三星与 Google 合作推出 XR 头戴显示器,苹果也在大力研发一体式 AR 眼镜。据 Statista 数据显示,到 2024 年,全球耳戴式设备、手表、腕带和其他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达 5.43 亿台左右,2024 – 2028 年出货量呈回暖并快速增长态势。
国内方面,消费级 AI 硬件领域同样热闹非凡。截至目前,统计显示至少已有 117 家公司入局 AI 硬件,超 7 成是中国公司。这些硬件产品主要集中在眼镜、耳机、教育、陪伴、助理和健康六大领域。像 Limitless 的 AI Pendant 挂件、Plaud.AI 的 AI 录音设备 Plaud Note、跃然创新的 AI 玩具 BubblePal 和超级爸爸的 AI 问答机小窗等产品,上市后销量迅速破万,充分证明了 AI 硬件初创公司的潜力。
华西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 AI 技术的持续进步、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政策的持续加码(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 “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人工智能 + 消费’等”),AI 与消费领域的融合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AI 眼镜等新硬件载体正逐步渗透到健康、教育、娱乐等垂直领域,推动消费级 AI 硬件市场规模从 2023 年的 1.1 万亿元进一步扩大。
Halliday AI 眼镜的成功众筹,为消费级 AI 硬件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技术不断革新、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消费级 AI 硬件有望在未来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智能、便捷的体验,也将促使更多企业在该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推动行业持续向前发展。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