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今日正式发布可灵 AI 2.0 视频生成模型及可图 2.0 图像生成模型,标志着其在 AIGC 领域的技术突破进入新阶段。作为全球首个支持多模态交互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 2.0 通过 **Multi-modal Visual Language(MVL)** 技术,首次实现了文字、图片、视频片段的混合输入,用户可直接上传参考素材生成动态影像。这一创新在发布会现场引发强烈反响,演示中用户仅需输入 “赛博朋克风格的樱花树下少女” 并上传参考图片,即可生成带有镜头运动的电影级短片。
技术突破:从 “文生视频” 到 “全模态创作”
可灵 2.0 的核心技术架构实现了三大跨越:
- 动态质量跃升:在 Artificial Analysis 最新基准测试中,可灵 2.0 在图生视频赛道以 1000 分登顶,对比谷歌 Veo2 和 Sora 的胜负比分别达到 205% 和 367%。其自主研发的3D 时空联合注意力机制,可精准捕捉人物动作与场景变化,例如在生成滑雪场景时,能同步模拟雪花飘落轨迹与滑雪板压雪的物理效果。
- 语义响应增强:通过TXT+MMW 双轨交互,用户可输入 “夕阳下的咖啡馆” 并上传建筑草图,模型自动匹配光影效果与镜头运镜,生成符合描述的 60 秒视频。实测数据显示,其指令遵循准确率从 1.0 版本的 78% 提升至 2.0 的 92%。
- 美学风格突破:可图 2.0 支持 60 余种艺术风格转绘,从赛博朋克到水墨丹青均可一键切换。例如上传一张现代都市照片,输入 “印象派” 风格指令,模型可在保留建筑结构的同时,将画面转化为莫奈笔触的油画效果。
商业化加速:从工具到生态的跨越
截至 2025 年 4 月,可灵 AI 已服务小米、蓝色光标、亚马逊云科技等数千家企业,累计生成 1.68 亿个视频及 3.44 亿张图片。其商业化路径呈现三大特征:
- B 端场景深化:为电商平台提供动态商品展示视频,单条生成成本较传统拍摄降低 80%;为影视公司开发AI 分镜脚本工具,已应用于《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等短剧制作,将拍摄周期从 3 个月压缩至 2 个月。
- C 端体验升级:推出大师版订阅服务,月费 92 美元可解锁 8K 超高清生成、去水印等功能。全球用户规模突破 2200 万,其中海外用户占比达 35%,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增长迅猛。
- 开发者生态构建:开放 API 接口供第三方调用,目前已有 1.5 万开发者基于可灵 AI 搭建应用,涵盖虚拟偶像、教育课件、广告创意等领域。例如二次元社区狸谱接入可灵技术后,“动态 LIVE” 功能实现 “图 – 影 – 音” 快速创作,春节期间引发 60 万用户转播。
行业影响:重新定义内容生产范式
可灵 2.0 的发布被视为 AIGC 从 “玩具” 到 “生产力工具” 的转折点。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其技术能力已超越市场预期,预计 2025 年将为快手贡献 15 亿元营收。具体影响体现在:
- 影视行业:李少红、贾樟柯等 9 位导演参与的AIGC 电影共创计划,已产出 9 部全 AI 生成短片,其中《尔滨的雪》MV 将实拍与 AI 特效无缝融合,播放量破千万。
- 广告营销:蓝色光标利用可灵 2.0 为某汽车品牌生成 1000 条个性化广告,通过用户画像自动匹配场景与文案,点击率提升 40%。
- 教育领域:新东方将可灵 AI 用于课件制作,生成化学实验动画、历史场景还原等内容,教学效率提升 50%。
隐私与安全:全球化合规布局
针对跨国应用需求,可灵 2.0 构建了三级数据保护体系:
- 硬件级加密:采用三星 Knox 安全平台,生物识别数据独立存储于安全芯片。
- 区域化部署:在欧盟、东南亚等地设立数据中心,确保符合 GDPR 等法规。
- 用户自主可控:支持自定义数据权限,例如禁止摄像头在夜间开启,检测到陌生人靠近时自动触发隐私模式。
目前,可灵 AI 2.0 已在官网开放预约,个人用户可免费生成 5 秒视频,企业客户可申请定制化 API 方案。行业预测其定价将低于 OpenAI 的 Sora,以吸引中小开发者,推动 AIGC 技术普惠化。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