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1 日,赛力斯集团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运营,注册资本 5000 万元人民币,标志着这家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在 AI 与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作为赛力斯 “1+3+N” 技术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公司将聚焦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算法开发及智能机器人研发三大核心领域,打造 “车端 – 云端 – 终端” 全链路技术能力。
一、技术聚焦:从汽车制造到产业赋能的深度突破
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布局呈现显著的技术纵深:
- AI 基础资源建设:将构建面向汽车工业的专用算力集群,预计 2025 年底前建成 100PAI 算力中心,支持每日处理超 10 亿帧路测数据。其自研的 “凤凰大脑”AI 训练平台,可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迭代周期从周级缩短至小时级。
- 算法开发体系:设立三大研发方向 —— 多模态感知算法(覆盖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 12 类传感器融合)、决策规划算法(支持复杂路口博弈级决策)、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精度达 0.1mm 级工业机械臂控制)。目前已组建 200 人算法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华为、特斯拉等企业。
- 智能机器人矩阵:规划开发三大产品线:工业协作机器人(用于汽车总装线精密装配)、物流搬运机器人(支持 10 吨级货物自动转运)、服务机器人(部署于 4S 店提供智能导览)。其中首台工业机器人已在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完成 10 万次焊接测试,良品率达 99.8%。
二、场景落地:三大领域构建技术护城河
新公司的技术突破将率先在三大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 智能制造升级:在赛力斯超级工厂部署 500 台工业机器人,构建 “黑灯工厂” 示范线。通过 AI 视觉检测系统,将整车缺陷率从 0.3% 降至 0.05%,单台车辆检测时间从 30 分钟压缩至 5 分钟。
- 自动驾驶深化:与华为联合开发的 ADS 3.0 系统,将搭载新公司的决策算法,实现无图城市道路通行。在重庆、深圳试点中,系统已完成 1000 次无保护左转测试,平均决策时间较前代缩短 40%。
- 智慧服务延伸:推出 “赛小秘” 服务机器人,具备自然语言交互、自主导航、物品递送等功能。首批 50 台已在重庆、成都 4S 店投入使用,客户满意度达 92%。
三、生态协同: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
赛力斯正通过 “技术开放 + 资本联动” 打造产业生态:
- 技术开源计划:开放 “凤凰”AI 平台,吸引第三方开发者入驻。目前已有百度 Apollo、商汤科技等 12 家企业接入,共同开发汽车制造、智慧物流等场景解决方案。
- 产教融合模式:与重庆大学共建 “AI + 机器人” 联合实验室,每年培养 300 名复合型人才。实验室研发的 “数字孪生工厂” 系统,已在赛力斯工厂实现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 95%。
- 资本赋能机制:设立 10 亿元 AI 与机器人产业基金,重点投资芯片设计、传感器研发等领域。首期已注资 3 家初创企业,其中 “量子点激光雷达” 项目估值突破 5 亿元。
四、行业影响:重新定义汽车产业边界
赛力斯的战略布局引发行业连锁反应:
- 技术路线分化:与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华为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形成差异化竞争。其 “硬件冗余 + 算法迭代” 的技术路径,在安全性与成本控制上取得平衡。
- 产业链重构:带动上游供应链升级,重庆本地企业中,德赛西威、联合电子等已成为新公司核心供应商,预计 2025 年将新增 5000 个就业岗位。
- 政策红利释放:受益于重庆市 “机器人 +” 应用行动计划,新公司获得 2 亿元政府专项补贴,用于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机器人实训基地。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赛力斯从单一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我们将以 AI 与机器人技术为引擎,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服务三大领域形成技术壁垒,为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据规划,到 2027 年,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将实现年营收 50 亿元,孵化 10 家独角兽企业,建成 5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成为西南地区 AI 与机器人技术的核心策源地。这一布局不仅强化了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更开启了其向万亿级智能科技产业进军的新篇章。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