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校友企业联合北大发布全球首个生命体征大模型 DeepLife 开启 AI 主动健康管理新时代

2025 年 4 月 24 日,中国科大校友企业安徽心之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联合宣布,正式发布全球首个生命体征大模型 DeepLife。这一突破性技术实现了对家用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全场景生命体征数据的直接解析,覆盖呼吸、循环、神经等人体九大系统,可精准预测 1859 种疾病风险,平均预测准确率达 92.5%(基于 AUROC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测),标志着 AI 医疗从辅助诊疗向主动健康管理的跨越。

技术突破:从单一指标到系统级健康洞察
DeepLife 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了 “人体系统级数字孪生”,通过无缝对接智能手环、心电仪、脑电波眼罩等 20 余种终端设备,实时解析包括心电、脑电、PPG(光电容积脉搏波)、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血糖等在内的 128 项生理指标。不同于传统医疗 AI 仅聚焦单一疾病预测,DeepLife 创新性地将人体视为有机整体,通过分析九大系统间的交互关系,实现对冠心病、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并发症等复杂疾病的早期预警。例如,当监测到用户心率变异率异常且血糖波动时,系统会自动提示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风险”,并联动内分泌科与心内科给出联合干预方案。

场景落地:24 小时 AI 家庭医生的多维度服务
该模型已在三大核心场景实现深度应用:

  1. 日常健康管理:通过智能指环记录的血氧、HRV(心率变异性)等数据,生成包含睡眠质量评分、疲劳指数、压力水平的个性化报告,并推荐 “7 分钟晨间呼吸训练” 等精准干预方案。
  2. 疾病风险预警:贴片式监护仪在运动场景中监测到异常心电信号时,系统会即时推送 “室性早搏风险” 警示,并联动三甲医院心内科提供远程会诊通道。
  3. 心理健康评估:用户录制 20 秒语音即可获得基于 VA 情绪空间理论的情绪地图坐标,量化 “平静 – 焦虑”” 快乐 – 悲伤 ” 等四维情绪状态,为心理干预提供数据支撑。

行业影响:重构医疗服务价值链
在医疗资源紧张的背景下,DeepLife 展现出显著的社会价值。数据显示,其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试点应用使高血压患者随访效率提升 40%,糖尿病并发症检出时间提前 6-8 个月。北京大学医学部专家指出,该模型通过 “封装” 三甲医院诊疗经验,可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县域医院,缓解分级诊疗压力。目前,DeepLife 已接入全国 2000 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与 30 余家三甲医院建立数据互通机制。

未来展望:从健康管理到精准医疗
心之声创始人傅兆吉透露,DeepLife 2.0 版本将于 2025 年底推出,将新增肿瘤早筛模块,通过分析 ctDNA(循环肿瘤 DNA)甲基化数据,实现肺癌、结直肠癌等 12 种癌症的超早期预警。同时,系统将引入 “健康数字资产” 概念,用户可授权第三方机构使用脱敏数据参与药物研发,推动 “数据变现” 新模式。

随着 AI 医疗进入深水区,DeepLife 的发布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里程碑,更预示着 “预防 – 干预 – 治疗” 闭环的全面重构。正如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所言:”当 AI 能够像家庭医生一样持续追踪人体系统级变化,人类离实现精准健康管理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 版权声明
THE END
您的赞美是我们持续创作/分享的动力,欢迎点赞/分享/关注。
点赞4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