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 AI 人才需求激增:年薪最高 80 万,算法工程师成 “顶流”

image

2025 年春季招聘季,人工智能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人才争夺战。据智联招聘、猎聘等平台数据显示,AI 相关岗位需求同比激增,算法工程师、大模型开发等核心岗位薪资水涨船高,部分企业为争夺顶尖人才开出最高 80 万元年薪,折射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性短缺。

供需两旺:AI 岗位占比超三成,深圳领跑全国

在深圳南山区的新春招聘会上,200 余家企业提供的 1 万余岗位中,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占比超 30%。某企业为 AIGC 算法研究员岗位开出百万年薪,吸引数百名求职者排队应聘。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春招首周,深圳人工智能行业招聘量同比增长 49.1%,求职人数激增 85%,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杭州、上海等地的招聘会同样呈现 AI 岗位 “爆棚” 现象,某互联网企业校招中,九成以上岗位聚焦算法、大模型等方向。

 

薪资方面,AI 技术岗位持续领跑。脉脉高聘报告显示,大模型算法工程师以平均月薪 6.8 万元位居高薪榜首,人工智能工程师月薪超 6 万元,算法工程师月薪达 5.2 万元。深圳某无人机企业为机器人规控算法工程师开出 3 万至 6 万元月薪,上海某科技公司为 AI 大模型应用研究员提供最高 4 万元月薪。猎聘数据显示,近一年 AI 技术岗位中,年薪 50 万元以上的占比达 31%,部分资深人才薪资突破百万。

企业 “抢人” 新策略:校企联动与技术赋能

为应对人才短缺,企业纷纷创新招聘策略。小马智行等科技公司启动 “暑期实习转正计划”,提前锁定 2026 届毕业生;华为、小米等企业在招聘中强调 “复合型能力”,要求候选人兼具算法开发与行业解决方案设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智联招聘接入 DeepSeek R1 大模型后,人岗匹配效率提升 50%,简历投递速度加快 25%,技术赋能招聘成为新趋势。

 

中小企业同样发力。100 人以下 AI 企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 61%,部分岗位出现 “一人多岗” 现象。深圳某初创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需要既懂机械硬件又能玩转 AI 算法的人才,这类复合型工程师薪资比传统岗位高 30%。”

人才缺口与挑战:技术迭代快,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尽管市场火爆,AI 人才供需仍存深层矛盾。麦肯锡预测,2030 年中国 AI 人才缺口将达 400 万,北京、深圳等城市竞争尤为激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指出,67% 的 AI 岗位需求集中于算法领域,但具备跨行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某医疗 AI 企业负责人坦言:“行业技术迭代快,高校课程更新滞后,毕业生需 3-6 个月才能适应实际项目。”

 

为缓解矛盾,多地政府推出针对性政策。深圳启动 “AI 人才安家补贴”,成都将 AI 技能培训纳入 “新工匠计划”,高校则加速课程改革。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表示:“我们新增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等课程,并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培养‘AI + 行业’的跨界人才。”
© 版权声明
THE END
您的赞美是我们持续创作/分享的动力,欢迎点赞/分享/关注。
点赞2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