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泰科技获 AI 制药商业化首单: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里程碑

image

 

 

一、首单合作背景与核心内容

2024 年 6 月,晶泰科技与中国药企正大天晴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针对高难度靶点的抗肿瘤小分子新药。这一合作标志着晶泰科技 AI 制药技术在商业化领域的重大突破,成为其 “AI + 机器人” 驱动药物研发平台的首个落地案例。根据协议,晶泰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AI 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在项目初期快速生成百万量级虚拟分子,经算法筛选后收敛至数十个候选分子进行合成测试,最终仅用原计划50% 的时间即达成重要研发里程碑,显著缩短了药物发现周期。

二、技术平台支撑与创新价值

晶泰科技的 AI 药物研发平台以 **“AI 算法 + 实验机器人 + 专家决策” 三位一体 ** 为核心:

 

  1. AI 算法:基于量子物理第一性原理与机器学习模型,精准预测分子的物理、化学及药学性质,突破传统实验试错的局限性。
  2. 实验机器人:7×24 小时自动化执行实验操作,同步采集数据并反馈至算法模型,形成 “计算 – 实验 – 优化” 闭环,提升数据质量与模型迭代效率。
  3. 专家决策:药物研发专家设定研发目标并在关键节点介入,确保技术路径与临床需求的契合。

 

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更通过数据积累与模型优化的正向循环,推动 AI 药物发现向 “计算密集型”“数据密集型” 转型。

三、商业化进展与行业影响

  • 国际认可:晶泰科技此前已与辉瑞、礼来、强生等全球 TOP20 药企中的 17 家建立合作。例如,2023 年与礼来签署的 2.5 亿美元协议,成为当时国内 AI 新药研发领域金额最高的合作。
  • 技术验证:在辉瑞 PAXLOVID 晶型预测中,晶泰科技通过 AI 计算锁定稳定晶型,将传统 6 个月的研发周期压缩至 6 周,验证了其技术在抗病毒药物领域的实战能力。
  • 生态布局:公司通过 “干实验室(计算)+ 湿实验室(自动化实验)” 闭环,覆盖靶点验证、化合物筛选、临床前候选分子推荐等全流程,并已形成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与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双轮驱动的收入结构。

四、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晶泰科技的商业化首单表明,AI 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为解决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的痛点提供了新路径。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 AI 在大分子药物(如抗体药)、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布局,加速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推动中国从 “跟随式创新” 向 “源头创新” 跨越。其成功经验也为国内 AI 制药企业树立了标杆,助力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总结:晶泰科技通过 AI 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药物研发范式。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其技术平台有望成为全球新药发现的基础设施,为患者提供更多高效、可及的创新疗法。
© 版权声明
THE END
您的赞美是我们持续创作/分享的动力,欢迎点赞/分享/关注。
点赞4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