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发出严厉警告,称特朗普政府一系列不当举措,正严重削弱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使其在与中国的科技竞赛中处于不利地位。
一、施密特直击美国科研政策弊端
施密特在由美国国会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NSCEB)与无党派智库 “特别竞争研究项目”(SCSP)联合举办的 “人工智能 + 生物技术峰会” 上明确指出,特朗普政府削减科研资金的做法,本质上是在 “错误地攻击科学”。他表示:“若政府只是针对个别科学家或科研项目存在意见,尚可理解;但当前情形,俨然是对美国整个科研体系发起全面进攻。” 施密特认为,这种近乎 “疯狂” 的行径因其 “愚蠢至极” 终会走向终结,然而,即便华盛顿后续调整政策方向,此前已造成的损害也难以挽回。他着重强调:“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些损害真实存在。当下,中国在科技领域投入万亿美元积极进取,而我们却在肆意妄为,拒绝为那些致力于开创美国未来的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经费支持。”
施密特进一步阐释,美国长期以来在科学创新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得益于政府、高校以及资本三方之间稳固且高效的合作模式 —— 政府出资为科研奠定基础,高校专注研究并产出成果,风险投资人助力研究成果商业化,随后政府再为相关成果开拓市场。但特朗普政府当下的所作所为,无疑正在破坏这一历经长期磨合、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二、美国科研界现状:动荡与困境
施密特举例称,他认识一些原本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优秀科技人才,由于特朗普执政后科研环境急剧恶化,他们已计划返回英国。同时,美国诸多高校目前处于 “冻结招聘” 状态,原因在于校方担忧特朗普政府故意扣留高校数以亿计美元的经费。
自特朗普今年 1 月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以来,一系列政策对美国科研环境冲击巨大。政府收紧移民政策,削减政府科研资金,裁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雇员与预算,并对大学的 “多元、公平与包容”(DEI)相关项目及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进行打压。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许多仍留在美国政府机构工作的科学家表示,特朗普削减开支致使他们的日常科研工作举步维艰。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为例,实验室连购买手套、移液管、纸巾、培养皿、试剂等基础耗材的资金都难以保障,工作繁忙时甚至需从其他小组借调人员,才能勉强完成样本分析工作。在其他政府机构任职的科学家也反映,无力承担论文发表费用,就连处理实验样本的基础耗材也供应不足。NOAA 的部分科学家因长期合作的承包商接到暂停合作通知,不得不中止野外科考任务。
此外,特朗普政府已对美国 7 所顶尖高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实施撤销、冻结或审查联邦经费的举措。另有 19 所高校也收到通知,可能面临联邦经费削减,理由是这些高校未能有效保护学生免受 “反犹主义” 伤害。此前有报道称,在特朗普政府以停止提供 4 亿美元联邦资金为要挟下,哥伦比亚大学已接受 “整改” 要求,内容涵盖禁止校内戴口罩、授予校园警察逮捕学生权力以及任命高级副教务长监督相关研究系和中心等。本月 14 日,哈佛校长艾伦・加伯(Alan Garber)声明,特朗普政府提出的 “整改” 要求超越联邦政府权限,侵犯了哈佛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权利,也超出《1964 年民权法》第六章赋予政府的法定权限。随后,美国政府宣布冻结哈佛 22 亿美元多年期拨款和 6000 万美元多年期合同款项,若哈佛继续拒绝配合,正在审查的另外 60 多亿美元联邦经费也将面临被冻结风险。特朗普 15 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威胁剥夺哈佛大学 “免税地位”,将其视作 “政治实体” 征税。
据美媒统计,自 3 月下旬以来,全美 170 多所高校约 1100 名国际生及应届毕业生的签证或身份,在校内 “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SEVIS)中被无端撤销。4 月 18 日,超 100 名受影响的国际学生联合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合法身份,并阻止美政府继续推行这一不合理政策。诉状指出,这些国际学生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丧失合法身份。
三、中美科技竞争:中国投入彰显发展潜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施密特多次提及中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称中国不仅拥有大量优秀工程师、强大的芯片制造能力和庞大的数据资源,还在能源供应方面具备优势,能够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他认为,中国政府对科技行业的大力投资,尤其是在关键领域的重点扶持,极大地刺激了行业发展。
此前施密特曾认为美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领先中国,但近期他改变观点,指出在开发更强大人工智能的竞赛中,美国已落后于中国。他表示,尽管美国此前试图通过切断先进芯片供应阻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但中国企业已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打造出强大芯片,在硬件发展方面迎头赶上。
四、施密特论科技竞争与 AI 未来
施密特强调,在科技竞争,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中,领先地位至关重要。率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这一超越人类认知能力系统的国家,将有能力重塑两国间的力量平衡。他指出:“谁能率先取得突破,意义重大,即便领先优势仅有数月,也可能在后续发展中被不断放大。”
尽管对美中人工智能竞赛的现状深感忧虑,但施密特表示,自己一直以来对人工智能发展秉持 “技术乐观主义” 态度。他呼吁各国达成协议,首要任务是反对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进攻系统,强调自动武器系统的使用应受到严格限制,避免人工智能系统在未经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擅自发动战争。同时,施密特也指出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的潜在益处,例如能够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以及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更便捷的实现途径。
目前,美国科研界因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政策陷入动荡,科研人员人心惶惶,众多科研项目推进受阻;而中国凭借持续且大规模的科技投入,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逐渐占据更有利位置,科技发展前景备受瞩目。美国若想在科技竞赛中重新夺回优势,调整当下不利于科研创新的政策已刻不容缓 。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