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0 日,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发布 “AI 十条” 战略,全面布局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作为国内首个将人工智能提升到全校性战略高度的高校,该计划通过十大核心举措,构建 “学科 – 科研 – 产业 – 教育” 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目标在两年内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一、战略布局:十大举措构建 AI 生态体系
“AI 十条” 以 “学科跃升、科研攻坚、产教融合、教育变革” 为主线,形成系统化改革方案:
- 学科跃升计划:依托计算机科学 AI 分项全球第一的学科优势,建设人工智能学科特区,目标进入 ESI 全球前 0.1%。学校将投入 5 亿元专项经费,重点突破大模型、具身智能、AI 芯片等 “卡脖子” 技术。
- AI For Science 种子计划:设立 1 亿元科研基金,聚焦传统方法难以突破的科学问题,如蛋白质折叠预测、量子计算模拟等,已启动 30 个跨学科联合攻关项目。
- 智慧文科建设:成立 AI + 人文社科交叉研究院,建设 “数字人文实验室”,推动 AI 在法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凯原法学院开发的 “法律文书智能生成系统” 已在上海法院试点。
- AI + 场景创新中心:与华为、商汤等企业共建 10 个联合实验室,打造智能医疗、智慧交通等示范场景。在瑞金医院试点的 “AI 辅助诊断系统”,将肺癌早期检出率提升至 92%。
- 产教融合平台:成立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联动长三角 20 所高校、50 家企业,建立跨区域成果共享机制。目前已孵化 AI 企业 37 家,总估值超 120 亿元。
二、科研突破:三大基金驱动技术创新
为保障战略落地,学校同步推出 AI 三大基金:
- “AI 光临计划” 荣誉基金(1000 万元):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前瞻性研究,首批资助的 “脑机接口智能算法” 项目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 AI 全球链计划(2 亿元):面向全球引进顶尖人才,已聘请图灵奖得主 John Hopcroft 担任人工智能学院名誉院长,组建 10 个国际联合实验室。
- 交大 – 云启 AI 天使基金(3 亿元):重点投资大模型行业应用、AI 芯片等领域,已注资 8 个初创项目,其中 “多模态工业质检系统” 获 2000 万元 A 轮融资。
在算力支撑方面,学校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高校智算中心,配备 200P 算力集群,支持每秒 200 亿亿次运算,为 AI 科研提供底层保障。
三、教育变革: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交大构建 “基础 – 交叉 – 实践” 三位一体的 AI 教育体系:
- 学科交叉融合:开设 “AI + 医学””AI + 海洋科学 “等 15 个微专业,学生可跨学院组建团队,参与真实科研项目。例如,”AI + 环境工程 “微专业学生研发的” 河流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 已在黄浦江流域应用。
- 青少年培养计划:成立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与徐汇区教育局合作,在 10 所中小学开设 AI 校本课程,建设 “AI 创新实验室”,培养拔尖人才。
- 师资能力提升:实施 “AI 教师赋能计划”,三年内完成全体教师 AI 培训,建设 100 门 “HI+AI” 示范课程。其中,”工程热力学” 课程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AI 试验场。
- 实践平台建设:举办 “AI 创新大赛”,设立 100 个企业导师岗位,学生作品可直接对接产业需求。2024 年大赛冠军项目 “智能无人环卫车” 已获申通地铁订单。
四、社会影响:产学研协同新范式
“AI 十条” 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评价:”这是高校主动拥抱 AI 革命的标志性事件,为学科交叉提供了新范式。” 战略实施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
- 产业对接:与云从科技共建 AI-X 研究院,投入 3000 万元攻关大模型技术,成果应用于医疗影像诊断。
- 区域赋能:在临港新片区建设 “AI + 智慧港口” 示范项目,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将集装箱周转效率提升 30%。
- 国际合作:加入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联盟”,与 MIT、剑桥大学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 AI 伦理、可持续发展等研究。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我们将以 ‘AI 十条 ‘ 为抓手,推动人工智能与各学科深度融合,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核心支撑。” 据规划,到 2027 年,学校将建成 5 个国家级 AI 创新平台,培养 5000 名复合型 AI 人才,孵化 100 家高成长性 AI 企业,形成 “技术研发 – 场景验证 – 产业应用” 的完整生态链。
随着 “AI 十条” 的全面实施,上海交通大学正从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应用等维度,重塑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范式,为中国乃至全球的 AI 发展提供 “交大方案”。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