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4 日,中金公司发布研报指出,当前 AI 成长行情或仍在早期,回调迎来布局机会。具体如下:
- 成长行情仍在早期的原因
- 产业趋势:DeepSeek 以低成本、高性能和开源的三大优势,为应用场景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我国 AI 产业的高景气或仍在早期。算力、云计算等基础设施有望率先兑现业绩,应用端在下半年至明年也有望贡献盈利,产业趋势叠加科技叙事改善信心,是中期成长行情最重要的基础。
- 宏观环境和政策: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处于低增长和低通胀的宏观环境,以及支持 “新质生产力” 的产业政策导向,也对 AI 成长行情有利。
- 外部因素:地缘不确定性虽然冲击全球成长风格,但科技叙事和地缘叙事变化有望推动全球资本再布局,若科技叙事和基本面改善共振,外资回流中国的潜力将增加。
- 估值:近期 AI 主线大幅回调后,港股估值具备吸引力,A 股高估值问题也得到缓解,而且在产业趋势的早期,高估值往往不是主要矛盾。
- 交易情绪:前期过热的情绪得到明显降温,高拥挤度问题缓解。
- 资金面:当前主导资金偏好成长风格。不过 A 股近阶段由个人投资者主导,而港股更多是南下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可能意味着港股成长风格在持续性和波动性上好于 A 股。
- 投资建议
- 节奏:AI 产业近期回调幅度较充分,但外部关税风险以及一季报业绩可能影响风险偏好,对行情产生压制,建议逢低左侧布局。
- 配置方向:结合国产算力适配背景,关注算力硬件、云服务供应商、数据中心等上游环节;另外推理成本下探促使 AI 应用降本增效,关注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驾驶和软件应用等下游领域。
研报还从产业趋势发展规律的角度,总结了对 AI 中长期投资策略的四点启示:
- 指数投资是较好方式: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科技行业格局变化大,难以提前预知 AI 发展中哪些公司会胜出,而 AI 指数投资能自发实现优胜劣汰,锁定中长期赛道增长收益。
- 科技产业链投资有顺序:AI 产业投资可先关注上游算力、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再到下游软件和端侧应用,最终在格局稳定后投资拥有闭环生态的平台公司。
- 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有积极影响:历史上中国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时,资本市场会有积极反映,如中国公司全球市值占比提升、国际资金流入、估值中枢提升并享有全球估值溢价,未来中国 AI 产业若竞争力不断提升,也可能出现这些积极变化。
- 正确认知 “产能过剩” 问题:国内 AI 产业目前处于资本开支扩张早期,暂时无需担忧产能过剩问题,但远期需关注上游算力和部分下游制造业的生产设备供需失衡问题,服务业领域则主要可能存在人力资源的供需失衡。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