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4 日,据天眼查数据显示,AI 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商「硅基流动」完成注册资本变更,从 900 万元增至 1512 万元,增幅达 68%。此次增资由原有股东全额认缴,实收资本同步到位,标志着这家成立仅 21 个月的科技公司进入规模化扩张新阶段。
![图片[1]-硅基流动完成 68% 注册资本增资 加速 AI 边缘计算终端量产-牛仔AI](https://niuzaiai.com/wp-content/uploads/2025/03/image-3.png)
增资背后:技术验证期转向量产冲刺
硅基流动成立于 2023 年 6 月,聚焦边缘计算终端设备研发,核心产品「流动立方」AI 盒子已应用于智慧物流、工业巡检等场景。据接近公司的人士透露,本轮增资主要用于三大方向:其一,扩建苏州智能制造基地,预计 2025 年 Q3 实现月产 5 万台的产能突破;其二,深化与 ARM 中国的芯片级合作,加速下一代低功耗边缘计算模组研发;其三,布局东南亚市场,计划在越南、马来西亚设立本地化服务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股权结构保持稳定,创始人团队持股仍超 60%,天使轮投资方「源码资本」继续追加注资。工商信息显示,此次变更后,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等条目,与 2024 年斩获的某头部物流企业千万级订单形成战略呼应。
行业卡位:边缘计算赛道的「硅基」突围
在 AI 算力「云 – 边 – 端」架构中,硅基流动选择深耕「边端」场景。其核心技术「流动引擎」通过轻量化算法,使终端设备在 2W 功耗下实现图像识别、语音交互等 AI 功能,已落地某新能源车企的充电桩巡检项目,单设备故障识别准确率达 99.2%。2024 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370%,客户复购率超 85%。
行业分析师指出,2025 年边缘计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2800 亿元,硅基流动的增资动作恰逢其时。相较于云端 AI 的高带宽依赖,边端设备在离线处理、隐私保护等场景更具优势,尤其在物流、制造等对成本敏感的行业,轻量化 AI 终端的需求正呈爆发式增长。
下一步:从单品到生态的跨越
据公司内部信披露,2025 年硅基流动将启动「百城千点」计划,联合地方政府打造边缘计算示范园区。同时,针对 B 端客户定制化需求,推出「流动魔方」模块化开发平台,允许客户通过拖拽式界面快速配置 AI 功能。最新进展显示,公司已与广西某智能制造基地达成合作,为其 300 条产线部署设备健康监测系统,预计年减少停机损失超 2000 万元。
此次注册资本的跃升,不仅是资本对硅基流动技术路线的认可,更折射出 AI 硬件化的行业趋势。当大模型竞赛逐渐退烧,深耕垂直场景的「硅基玩家」正以更扎实的落地能力,在边缘计算蓝海中开辟新赛道。(数据来源:天眼查、公司内部信)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