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将发布AI国家标准

image

一、政策背景与总体部署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明确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研制,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引领行业规范发展,支撑 AI 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4 年底,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为 AI 标准化工作提供顶层设计。2025 年以来,已发布大模型通用要求、测评指标与方法、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等基础标准,并围绕算力平台、大模型、具身智能、行业应用及安全治理五大方向加速标准落地。

二、核心领域标准内容

  1. 算力平台优化
    • 制定深度学习编译器、高质量数据集、计算调度与协同等标准,推动算力资源高效整合与绿色利用,助力培育产业生态。
    • 目标:提升算力利用率,降低能耗成本,支撑 AI 规模化应用。
  2. 大模型技术规范
    • 推进机器视觉、多模态等通用大模型标准,以及推理引擎、检索增强等应用技术标准,指导产业研发与选型。
    • 典型案例:已发布大模型通用要求,明确模型性能、数据质量、服务能力等核心指标。
  3. 具身智能与智能体发展
    • 布局智能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等标准,引领前沿技术发展;制定智能终端、办公软件等产品标准,推动设备与服务升级。
  4. 行业应用深度融合
    • 针对工业制造、医疗、交通等领域,研制工业大模型、钢铁行业大模型等标准,服务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
    • 例如:医疗场景中,规范 AI 辅助诊断系统的数据标注与模型训练流程。
  5. 安全与伦理治理
    • 强化生成式 AI 数据安全标准,覆盖数据标注、训练优化等环节;制定应用安全分类分级、伦理治理等规范,防范算法偏见与隐私泄露风险。

三、实施路径与未来计划

  • 跨行业协同:通过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加强跨领域标准协调,启动绿色通道提升供给效率。
  • 场景驱动落地:优先在战略意义强、民生关联紧的场景推广标准,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
  • 国际对标与开放:在制定标准时参考国际规范,同时推动中国标准 “走出去”,提升全球话语权。

四、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产业规范:标准将统一技术要求,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促进行业资源整合与技术迭代。
  • 安全保障:通过数据安全与伦理标准,防范 AI 滥用风险,增强公众信任。
  • 生态培育:算力与大模型标准的完善,将加速 AI 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

 

总结:市场监管总局的 AI 国家标准体系构建,既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也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未来,随着标准的落地实施,中国 AI 产业将在规范中实现创新突破,为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注入中国方案。
© 版权声明
THE END
您的赞美是我们持续创作/分享的动力,欢迎点赞/分享/关注。
点赞4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